而易觀智庫在最新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中指出,至2018年,隨著主要的智能家居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下游設備廠商完善,智能家居產品被消費級市場接受,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筆者匯總最新國內外六位行業大咖,如飛利浦大中華區總裁、深圳歐瑞博電子副總裁盧志良等行業精英對智能家居市場趨勢的研判和觀點與大家分享。
飛利浦 智能互聯照明的領航者
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總裁王昀稱,現在的照明已不再只是單純追求提高能源效率或是節約能源。智能互聯是所有產業的未來。照明是智能互聯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飛利浦正在與蘋果公司、小米等不同的合作伙伴一起實現能源領域智能互聯的未來
在國內,2015年,飛利浦、歐普等13家照明企業宣布在其智能燈泡中廣泛應用小米的智能模塊,據了解,小米智能硬件團隊可在1—2天內把普通家電產品通過小米智能模塊實現智能化,安裝小米的無線模塊后,傳統的電子產品即可接入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實現與小米生態鏈上的硬件互聯互通。
在全球,飛利浦照明推出了與AppleHomeKit蘋果智能家居平臺兼容、siri語音控制的照明終端,能發光的天花板和地毯,通過以太網供電的照明設備,并推動照明和建筑材料的融合。
“當天花板上的每一盞燈都有IP地址的時候,光就具備了精確定位和導航功能,其精確度能夠達到厘米,遠超我們目前使用的WIFI和藍牙定位系統。舉個例子,在上海,人民廣場有19個地鐵出口,徐家匯有20個地鐵出口,人出來進去經常是暈的,搞不清楚方向。如果安裝在天花板上的燈能夠導航出一條正確的出入方向,其便捷性一定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國際電子公司巨頭已經實現了這項技術的應用,成為人類在使用和利用光上面的又一突破?,F在,飛利浦準備將一款能上網、導航和定位的LED燈在中國投放。
據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總裁王昀介紹,LED照明在公司的營業額占比超過53%?;ヂ摼W、物聯網讓LED照明呈現無限想象可能性,重新詮釋了它的含義,未來智能互聯LED照明將成為趨勢。
飛利浦是較早轉向智能互聯照明的企業之一,據公開資料顯示,飛利浦的照明智能物聯包括了家居、政府、辦公、商業、城市等各個領域。
深圳歐瑞博電子副總裁盧志良
盧志良認為,智能家居的發展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硬件單品智能化實現聯網;第二,萬物互聯,實現不同產品的互聯互通和交互;第三,協同無感,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真正實現智能家居的無縫互聯和場景?!拔覀儚闹悄軉纹非腥胧袌觯c設備廠家進行互動,進一步實現互聯互通的智能家居平臺和應用方案,希望用設計和產品給生活帶來更多的溫度,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盧志良表示。
宿為民博士談智能家居Zigbee3.0
宿為民博士在2016智能家居世界大會上表示,今年ZigBee3.0發布時,已經有三家芯片廠商提供完整的網絡平臺認證,當時有三家芯片廠商提供給終端商提供基于ZigBee3.0的產品開發。到今年8月,我們看到全球有7家芯片廠商,提供13個芯片產品,獲得ZigBee3.0的認證,意味著他們能夠支持各位開發ZigBee3.0產品,這使得智能家居的開發者在眾多的芯片廠商中間進行選擇,大大提升了芯片的選擇空間,最重要的是議價空間。
用Zigbee3.0標準進行開發方面,我們看到大量的企業已經開始投入,準備用ZigBee標準來開發智能家居的產品,去年,中國40多家企業加入了ZigBee聯盟,昨天的一個統計,來自大中華區的企業加入ZigBee聯盟的已經達到90多家,意味著這個數量占據全球ZigBee聯盟企業數量的20%以上,成為ZigBee聯盟的一個重要分支力量。
中興通訊智能家居產品運營總監 田波
中興之所以做智能家居,第一是由于目前市場上的單品體驗差,運營商提供設備很難直接接觸到終端客戶。中興希望通過自身平臺的優勢把單品體驗做好,中興目前有做路由器、智能攝像頭、門鎖等三塊的單品。第二是因為平臺開放,平臺上要有一定的用戶基礎,能給合作伙伴產生價值。中興在單品方面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場景讓行業有更有說服力地整合市場。中興通訊智能家居產品運營總監田波主要在演講中說明了整個智能家居行業落地難的問題,他分析智能家居行業沒有真正火起來主要是因為單品體驗差、缺少互通標準、服務難以落地這三個因素。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認為,目前所有的傳統企業和互聯網的擁抱是不成功的,因為中國大陸目前沒有完整的開放性形態的公司。每個企業有自己的基因點,用戶需要智能產品,但不需要品牌,企業應重新審視自身的銷售渠道。“智能家居作在細分場景的時代會顛覆很多東西,當大眾不談智能家居時,行業就能完成所有的升級換代。”
周軍詢問一個智能家居廠商,什么類型智能家居產品最好賣?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晾衣架,其他東西很難賣。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有1000家企業,設備商有100多家,傳統控制類企業經營非常辛苦,智能網關、沒有哪家智能家居產品銷售可以超過1個億。智能硬件做了一段時間,今天遇到一個瓶頸,進入者包括IT企業人員和軟件企業人員,他們對協議、代碼很熟悉,我們去過阿里,真正在阿里、京東里面懂硬件的人,非常少。